求大于供,價格必將上升。
這一規律適用于每一個行業。尤其是日常剛需的水果、肉類。
“吃不起”已經成為2020年水果、肉類領域的代名詞。相比于之前,蘋果價格高于同期2-3倍,肉類的價格也一樣。
數據顯示:水果價格逐步回落,但5月份全國羊肉批發均價為20.63元/公斤,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29.3%。
羊價上漲,對中國養羊業來說到底是還是還是壞事呢?對于龍頭企業是絕佳的機會。因為,養羊的問題根源不是價格,而是行業和自身。
羊肉行業是畜牧業的分支
羊肉產業覆蓋一二三產業
羊肉行業是畜牧業的分支,中國羊肉行業產業鏈上游為第一產業羊肉養殖業和飼料加工業;中游為第二產業高低溫及冷鮮肉加工;下游為第三產業物流和商超,最終到達消費者終端。
近年來我國羊出欄量反超羊年底只數,面臨可出欄羊數量不足局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2018年,我國羊出欄量從26661.5萬只上升至31685.5萬只,羊年底只數從28664.1萬只上升到29713.5萬只。
2011-2015年,我國羊年底只數一直大于出欄量,2016年我國羊出欄量反超羊年底只數。近年來受國家政策的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了限養,我國羊年底只數下降,2018年,由于可出欄羊數量不足、羊肉消費旺季逐漸到來,下半年羊肉價格上漲,羊養殖向好,但是飼養量下降至29713.5萬頭。
我國羊肉產量逐年增加,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5%
我國是羊肉生產大國,近年來羊肉產量持續穩步增長,穩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國羊肉產量達到了475萬噸,同比增長了0.8%。2019年上半年,我國羊肉產量為202萬噸,同比增長1.5%。
我國羊肉進口遠大于出口
進口量呈增長趨勢
但與產量相比,我國羊肉貿易僅占產量的很小一部分,屬于典型的生產大國,貿易小國。國內羊肉供給增長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上漲,再加上肉羊生產周期長,繁殖率低,無法快速供應市場,所以只能依靠進口填補羊肉供需缺口。
據中國海關數據,出口方面,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羊肉出口量為0.07萬噸,同比下降37.6%,出口金額為0.08億美元,同比下降30.2%。進口方面,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羊肉進口量為21.54萬噸,同比增長22.6%,進口金額為9.53億美元,同比增長33.1%。
我國人均年羊肉消費量不斷上升
羊肉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改變,肉類消費結構發生變化,羊肉因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且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逐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需求量不斷上升。根據以上羊肉產量及進出口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人均年羊肉消費量逐步增加,由2015年的3.37kg增長到了2018年的3.63kg。
市場缺羊:價格裸奔 進口填
裸奔來形容當下的羊肉價格,最為恰當。
早在2018年下半年就有專家預測:2019年羊價將會上漲。這給養殖行業打了一個強鎮劑。尤其是,羊肉的價格上漲。
國家發改委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羊肉平均價格77.2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0%,同比上漲21.7%。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和新疆等主產省份羊肉平均價格74.2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7%;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廣東等省份平均價格82.0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9%。
北京新發地“羊肉銷售大王”齊尚港分析,今年羊肉價格會突破歷史最高價。總之,今年的羊肉價格會一路高歌。
有專家也預計,下半年羊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養羊的盈利水平將持續向好。但也有專家認為,下半年羊肉價格不存在大跌大漲的可能。
說得直白點,羊價和羊肉上漲,這就是供求不平衡導致的。尤其是,活羊存欄量銳減。
有行業人士指出:從國家公布的存欄數據情況來看,未來1年至2年,羊是比較緊缺的。因此,未來1年至2年,羊肉價格應該會持續上漲。
面對活羊存欄量減少,羊肉進口成為主流。進口羊肉不是長久之計!國內的羊頭消費矛盾還得靠國內養羊戶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