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都知道養羊過程當中最難的就是驅蟲,尤其是在冬天,如果羊體內有了寄生蟲,不僅會導致其發育遲緩怎么養都不長膘,還會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大大下降,所以要學會準確判斷不同的寄生蟲感染時的癥狀,做到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如果養殖戶感覺到羊只不停的掉膘,同時體毛凌亂,甚至出現明顯的下巴水腫,而且這種水腫早上不明顯,等到下午或者傍晚的時候會變大,第2天早上又會變小時,就要注意其體內可能感染了此類寄生蟲。
此類寄生蟲與前者提到的寄生蟲癥狀較為相似,如果羊只體毛凌亂無光澤,并且糞便很稀或者像牛糞,羊只持續水腫,但并不會像前者那樣夜間變小,白天變大時,就要考慮是否感染了此類寄生蟲。
一旦感染這種寄生蟲,會發現羊只所排出的糞便經常黏附在一起,并且沾有黃白色的粘液,注意觀察還會發現大米粒一樣的東西蠕動。嚴重時甚至還會看到寬面條似的物體,長短不一但可看到一條條的橫紋。
此類寄生蟲通常寄生于肺部,成蟲會在支氣管內大量產卵。早期癥狀表現為咳嗽,且傳染性極強,通常如果一只羊感染了此類疾病,很快就會傳染開來。如果病情加重,還會伴有鼻涕同時呼吸聲音明顯等癥狀。
要想在冬天提高肉羊的生長速度,必須要了解其不長膘背后的原因所在,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技術和措施。首先就是要驅除寄生蟲,因為寄生蟲不但會消耗羊的大量營養,而且還會分泌毒素,破壞肉羊消化系統功能。同時還要科學配合飼料,因為羊只育肥不僅需要提供足夠的營養,而且各種營養還要均衡,這樣羊只才能快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