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癥狀
局部癥狀:(1)炎癥反應:接種部位及周邊組織充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炎癥反應。(2)結節:多數能夠逐漸吸收,個別形成無法吸收的硬結。(3)壞死:發生出血、瘀血,使周邊組織物質代謝紊亂,逐漸出現壞死。(4)局部過敏反應:出現瘙癢、皮疹等癥狀。
全身癥狀:(1)一般反應:沉郁或不安、體溫升高、食欲下降、腹瀉、跛行等。(2)急性反應:急性全身蕁麻疹癥狀、精神萎靡、獨處呆滯、結膜充血、皮膚發紫、呼吸短促、口鼻流涎、嘔吐拒食、步態不穩或突然倒地等。(3)其他反應:食欲減退、生長發育減緩、產乳量減少等。
激發發病:處于潛伏感染期的動物,可能激發急性發病,隨即表現出這一疫病的臨床癥狀或引起死亡。
引發感染:在接種弱毒疫苗后,個別羊可能會出現該病的輕微感染癥狀,也會急性發病或死亡。此外,一些動物接種某些弱毒活疫苗可能引起暫時的免疫抑制,從而在幾天或十幾天內機體抵抗能力降低,易受到病原的侵襲而引發感染。
? 三項應急處理
1.注射腎上腺素及糖皮質激素:對急性全身性過敏性休克的治療應爭分奪秒,盡快使用平息效應器官的藥物,首選鹽酸腎上腺素做肌肉注射。
2.使用抗組胺類藥物:用于過敏反應出現的蕁麻疹、眼瞼水腫、腹瀉及支氣管痙攣等,它雖可緩解或消除有關癥狀,但對癥狀嚴重者,特別是對急性過敏性休克,單獨使用抗組胺類藥物治療價值不大,不能代替腎上腺素等藥物。
3.其他對癥治療:體溫超過40℃時,可注射復方氨基比林;心臟衰弱、皮膚發紺時,可注射安鈉咖。
? 八類預防措施
1.最好選擇進口佐劑的疫苗和以前使用中應激反應少的廠家生產的疫苗。
2.注射疫苗前要嚴格進行健康檢查,凡疑似有病的羊一律暫緩注射疫苗。
3.氣候突變、溫差太大、大風等天氣情況下暫停免疫注射。
4.群體注射時,應試注射2~3頭羊,觀察無反應后再全面注射。
5.注射疫苗后,防疫人員應就地等待觀察30分鐘以上,以便出現應激反應時給予搶救。
6.按標準注射疫苗,劑量不能過量,也不能減量。
7.禁止在疫苗中使用任何藥物,以免降低或消除疫苗免疫效果。
8.反應癥狀輕的可以不治療,反應癥狀嚴重的應及時進行救治。急救藥物首選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嚴重者給予對癥治療。